李易峰事件等明星频繁“塌房”,明星数字人能顶替上岗吗?

近日,李易峰事件引发网民关注。记者发现,从年初至今,明星“塌房”事件已发生多起,个别明星的道德缺陷不仅给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也让和他们签订代言协议的商业机构蒙受了巨大损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损失的双倍叠加,让一些商业机构开始大规模启用“数字人”作为其形象代言人。

从更长远角度来看,经过今年元宇宙概念的发酵,数字人的应用场景从形象代言走向直播打赏、电商带货等更深更广的空间。

无道德风险

商家今年大规模“聘用”数字人代言

李易峰事件发生后,财经人士猫笔刀透露:某奢侈品牌在中国区的四个品牌代言人因为个人问题而被查,全部沦陷。

面对明星品牌代言人不可预知的风险,对于品牌而言,目前最好的替代方案就是推出数字人进行商业代言。据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奇瑞汽车和花点时间先后宣布将虚拟数字人“阿喜Angie”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虚拟偶像女团A-SOUL则成为Keep品牌大使。此外,统一、雅芳、娇韵诗等时尚品牌也都将当红数字人柳叶熙等纳入账下。

据艾曼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就已有20多家品牌官宣数字人为其品牌代言人,远高于往年,近八成品牌主正在尝试或愿意尝试数字人代言的这一全新营销方式。品牌方选择数字人作为代言人,风险更低,不会有任何偷税漏税、绯闻恋情、违法乱纪的可能性,更加符合大众心里对于完美偶像的预期,有利于品牌宣传的安全稳定性,防止艺人出事带来的利益受损。

但也有观点认为,数字人和明星代言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品牌签约虚拟偶像和真人明星遇到的风险其实差不多。赞意广告CEO乌东伟表示,现在虚拟偶像看起来“塌房”次数少,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房子”。

从品牌代言到数字员工

数字人各类角色通吃

事实上,数字人发展至今,其应用场景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代言这么单一。前不久,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的《2022虚拟数字人(元宇宙原住民)商业化发展报告》里提到,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抖音、快手、微博、哔哩哔哩四大虚拟数字人商业化平台,在这些平台上,数字人已经形成了直播打赏、电商带货、短视频广告、品牌代言、线下活动联动等变现方式。

正是由于数字人的场景应用日益丰富,量子位智库发布的《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预计,到2030年我国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3亿元。在B端,数字人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虚拟IP与虚拟化身两类身份型数字人发展潜力更大,有望向电商、直播、营销等领域进一步渗透。

目前,以百度、阿里等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及聚焦于数字人解决方案的各类企业逐渐开启全产业链布局。在他们的发力下,数字人的制作运营效率有望持续优化,其应用价值也将不断得到释放。中国传媒大学主流融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表示,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数字人在企业生产和工作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更好地适应细分场景的各类需求,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有力武器。

据记者了解,不少企业现在已经在内部出现了大量的数字员工,他们实际上就是数字人的一种新的应用场景。比如今年以来,国内多家银行推出“数字员工”就普通应用于金融业务办理的场景中,其服务功能的发展还在逐步加速中。

不光企业界,在一些行业领域,数字人充当代言人也屡见不鲜。例如,西安曲江文旅推出的全省首位虚拟旅游形象代言人唐小妃上线。深圳市龙华区还计划打造一款龙华区的专属元宇宙偶像。

数字人赛道未来可期

数字人最终要为真人服务

对于未来数字人的发展,国内各行业非常看好。《2022虚拟数字人(元宇宙原住民)商业化发展报告》指出,未来,虚拟人产业拥有巨大的增长红利,其中有三大发展趋势特征明显:一是随着AI技术在虚拟人产业链中的应用,低成本、快速生成数字人将成为现实。此外,未来五年,虚拟数字人全身动捕驱动设备及虚拟人商业化还将停留在PGC阶段,普通人会以卡通形象进入虚拟社交空间。最后,数字人涉及的场景、服装、道具等增值服务需求迎来爆发机会,虚拟时尚产业将快速发展。

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表示,现在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数字人”有各种各样的应用。未来,数字人将从数字主播、虚拟社交走向智慧诊疗和人体工学等,更好地为真人服务。

尽管数字人已实现了场景化应用,但整体而言,我国数字人行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仍未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落地应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制作的《2022虚拟数字人综合评估指数报告》,公布了虚拟数字人产业发展概况、虚拟数字人综合评估指数、虚拟数字人未来路径研判。其中提到,成本存在开发成本高、终端成本高、体验成本高的“三高”现象,只有这三高现象有效化解,数字人的赛道才将更加广阔。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