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都在搞的web3.0究竟是什么?

今天只谈概念,不谈其他。

从Web1.0到Web2.0,再到Web3.0的演进,反映了互联网发展理念的升级,下面用比较简单的笔记来阐述:

Web 1.0:只读

1991年出现第一个网站

Read Only 只能读(还不能看电视)

新浪、搜狐

Web2.0:读写

能创造内容、互动(点赞评论 发视频 2004年 Facebook 诞生

微博 B站、微博、知乎、滴滴、抖音、等等

免费/便宜的产品/服务→吸引用户→推送广告→赚钱


Web3.0:读写+拥有数据

用户不想被薅羊毛了(数据回归用户)

创造经济生态系统

以区块链底层架构逻辑→衍生一套和现实分离的经济体系

(文字看不懂,直接跳过看图即可)

上图详细展示了从web1到web3的发展历程,如果您认为上图太复杂,可以看下面这张图:
简单地从产品界面上看,web1.0时代的人们习惯于创建各种用户名和密码。
Web2.0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人们更习惯于使用社交网络来登录自己的其他账户,互联网被几大巨头所垄断。
在Web3的世界中,人们只需要使用钱包就可以畅游于各种dapp中,相对于之前需要使用password记录几十个账号密码的繁杂,Web3用户只需要记住一个钱包的私钥,用一个身份畅游新一代的互联网。

web3究竟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之所以要讨论 Web3,就是因为现在的 Web2.0 “不够好”。web2 的“问题”看起来有很多,比如:
所有权和收益权不合理:不符合 “谁创造、谁拥有、谁收益”的市场规则;

平台垄断,并控制用户:数亿用户创造的海量内容,无偿提供给平台,催生了多个超级巨头的产生,同时也成为了巨头的收割工具:各大内容平台通过算法控制推荐给用户的内容;百度搜索首页全是付费广告;平台割裂,山头林立;平台杀熟等。
数据可信度:平台提供的数据缺乏信用,普遍存在刷量的情况,或者是控制内容热度。
数据安全性:数据库被删的事件层出不穷。

隐私问题:社交关系、聊天记录、购物记录、搜索记录等数据均由各大平台控制,滥用隐私数据推送广告。

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如果你并不在意,已经习以为常,或者认同Web2的这些做法,其实无可厚非,web3确实也不能立刻解决上述问题。
看到最后,如果您仍然对web3有兴趣,想要加入其中,以下职位可能对您有所帮助:
10月18日,60岁的演员周星驰首度开通社交平台账号,发文表示要亲自招聘web3人才。他在白板上写下“请人”,并在图片下附言:“在漆黑中找寻鲜明出众的Web3人才”。

有高人在放大了的手绘思维导图中,看清了几个单词:NFT、Community(社区)、Content(内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