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众多企业、机构甚至是艺术家个人都陆续试水数字藏品,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文化现象。而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对数字藏品这个还算新的概念只能用一句网络用户来形容,那就是“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何谓“数字藏品”?

就数字藏品本身来说,其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具有可追溯、难以篡改等特点。
简单点来说,就是上链的收藏品。
和传统的收藏品相比,数字藏品可以看做是存在于你的个人平台账号里,而前者有可能是锁在家里的保险箱或者放在银行的保险柜。
另外,传统的收藏品是可以直接接触的,不管是珠宝、钱币、玉器,还是字画、瓷器等,都可以有实实在在的触感,很多时候这也是老收藏家们的兴趣和乐趣所在。数字藏品则不然,只是一段虚拟的代码,“只可远观而不可触摸”。
一定程度上来说,数字藏品可以规避一些传统收藏品的弊端,例如不会出现破损、氧化,不会被虫蛀、腐蚀,不用花钱锁在保险柜,也不太需要担心被人偷。但抛开实际价值,数字藏品依托于当前的技术发展,一旦互联网出现根本性改变或遭受严重冲击,就有可能造成数字藏品直接消失。
国内数字藏品为什么发行在联盟链上?
事实上,关于是选择公链还是联盟链这个问题,作为一种应用模式只有适不适合,没有哪个最好。
国内数字藏品主要布局在联盟链上,包括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打造的数字藏品平台都是基于联盟链。和公链相比,联盟链或私有链在去中心化特征上存在显著短板,但是在运行效率上更高,也更加符合当前我国数字藏品市场发展的现状。
我们需要厘清一点,那就是有关部门从来也没有针对数字藏品本身进行过限制。对于数字藏品盘活大文娱市场的潜力,国家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频频看到各大省市博物馆、展览馆推出大量著名IP藏品的原因。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层面,政策完全支持。不支持甚至打击的那部分,只是借数字藏品之名实施投机炒作、扰乱市场秩序之实的行为。
我们在肯定联盟链价值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公链的潜力,这本就是两种思路,各有不同的广阔未来。就像前段时间,腾讯关闭旗下幻核业务的消息沸沸扬扬,也引发了大家对于数字藏品自身价值的又一次大讨论。公链就是数字藏品发行和未来进入市场流通的最佳渠道和载体。
最后,国内数字藏品与国外NFT的区别,前者是基于联盟链发行的藏品,不开放二级市场买卖交易,后者则基于完全去中心化的公链,全平台可流通、有唯一共识,二级市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