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热潮、元宇宙概念席卷全球,各方都在积极加入这片新蓝海,文旅行业也不甘落后。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一张图片、一段音频、一本书,甚至是一张涂鸦,都可以成为交易平台上独一无二的数字收藏。今天就由西部文博会小编为您解读数字藏品为何如此火爆?快速增长的背后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万物皆可数字藏品”似乎正在成为现实。但究竟什么是数字藏品?事实上,数字藏品是一种非同质数字资产,它的所有权被记录在区块链上,是不可替代的、不可分割的、唯一的。这也意味着数字藏品具有很强的匿名性,可以在区块链上流通,不需要任何特定第三方的帮助。
在巨大市场价值的刺激下,试水数字藏品的企业越来越多。不仅有一些天然具有区块链因子的互联网企业深入其中完善产品矩阵,还有一些新闻媒体类企业正积极争取建立数字藏品交易平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5月底,国内数字藏品平台数量已经超过500家,在2021年仅不到40家。另一方面是发行总额也迅速攀升。

眼下,各文旅大省也都在积极试水数字藏品市场,充分利用其在文化领域的先天优势,将地方文化、艺术、民俗与旅游紧密结合,以创新的技术应用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那么博物馆又是怎样加入这片新蓝海的呢?博物馆数字藏品市场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从目前多家博物馆发布的数字藏品特点来看,更像是一种具有唯一性的数字文化产品,其原有的金融属性正在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强调产业赋能属性。
河北博物院与河南博物院在鲸探平台分别推出“镇馆之宝”长信宫灯和妇好鸮尊的数字藏品,瞬间被“秒空”。河北省博物院副院长赵志良表示:“作为一种文创新形态,数字藏品把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以更年轻化的体验方式传递出来,是一次重要的突破。数字藏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产业可能性边界的外移,是促进文化产业价值和商业价值‘活起来’的载体。”可见,数字藏品作为一种新型文创商品形态,既可赋能传统文化,也将迸发出新的商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