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元宇宙概念?元宇宙概念解读

什么是元宇宙?

就是人以虚拟替身的形式进入一个沉浸式的数字世界,如同在真实世界,玩游戏,经历第二种人生。看过电影《头号玩家》的人就懂了。

以前觉得是科幻,现在脑机接口、VR技术逐渐成熟,不久的未来或能实现。其实这两年,巨头们已经开始涉足元宇宙领域。腾讯提出全真互联网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上市,比去年暴涨10倍。

Facebook表示五年内转型成为元世界(Metaverse)公司。

字节跳动收购VR创业公司Pico…

这些都在说明巨头们看好这领域。但目前,元世界概念容量还相对小。最受益的是两个方向:

一是接入设备,如VR生厂商:歌尔股份

二是游戏商,如中青宝等游戏板块。元宇宙(metaverse)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文森在1992年的小说《雪崩》中创造。根据小说的描述,未来的人们在一个沉浸式数字世界中,以虚拟替身的形式相互交流。

如果看过电影《头号玩家》《黑客帝国》或许能更容易理解元宇宙。戴个VR头盔,或者脑袋后面插一个脑机接口,就可以换一个身份,无视现实中的一切,在虚拟世界里上天入地。元宇宙无法完全脱离现实世界,它平行于现实世界,与之互通,但又独立于现实世界,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真实的社交和工作。

当下,元宇宙仍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维基百科》对其的描述是:通过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基于未来互联网的,具有链接感知和共享特征的3D虚拟空间。

与手机游戏和网络游戏不同,沉浸感是元宇宙的标志之一。进入3D虚拟元宇宙世界,使用手机、鼠标和键盘远远不够,需要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甚至脑机接口作为工具。此外,与《王者荣耀》这样几十分钟一局的电竞游戏相区别的是,元宇宙有持续性,一旦开局,就要一直持续下去。另外,元宇宙也是开放的,比起简单的发大招和来回跑动,元宇宙将提供更丰富的交互。

元宇宙的核心就是基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从游戏、社交等泛娱乐体验延伸到各种现实场景的线下线上一体化,其核心要素包括极致的沉浸体验、丰富的内容生态、超时空的社交体系、虚实交互的经济系统。当技术足够成熟,人人参与到元宇宙后,我们可以在另一个虚拟世界中,拥有与当下截然不同的身份,体验另一种人生。

当然,与现实真假难辨的元宇宙世界可能离我们还很远,但随着AR/VR、云计算、AI、5G技术的不断发展,元宇宙概念的实现,确实有了更大可能。关于元宇宙,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一设想最终可能实现的最主要驱动力——需求。

人类对虚拟世界确实有需求。

古希腊的游吟诗人抱着琴缓缓讲述英雄故事,《诗三百》浅吟低唱着参差荇菜和窈窕淑女,话本里的神仙鬼怪和才子佳人,莎士比亚的话剧里,巫婆轻轻搅动为麦克白熬制的毒药……影视剧里的故事,让观众感受着别人的人生。游戏时代来临,我们又可以在手机和电脑里,扮演一个角色,以交互的方式体验成为另一个人(或者一只鹅)。如果元宇宙成为可能,人类体验更宽广人生的愿望,迎来了终极方式——以新的身份沉浸式体验另一个世界。元宇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来自于它可以实现:个人娱乐的更极致体验;个人效率的提升;社会效率的提升。

当元宇宙成为一个拥有巨大用户规模、超长在线时长的平台,就必然不会仅仅用来娱乐。

元宇宙产业链涵盖了从体验场景到底层技术的广阔空间,所以游戏有望成为元宇宙概念下最早落地的场景。

随着技术等领域的不断成熟,元宇宙的下一发展阶段是在数字化的世界中去重构现实中的社交、生活乃至经济与社会系统,并实现虚拟和现实的一体化。所以,元宇宙也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交互形式的革命,Facebook、腾讯、字节跳动等巨头也先后入局旨在占得行业先机。

从技术层面和商业模式层面两条主线把握投资机会:

一是技术端:现阶段技术水平距离元宇宙仍有差距,因此将带动一系列技术层面的投资机会,包括基础设施标的、交互设备标的、人工智能标的等;云计算标的以及5G通信运营商标的等。

二是商业模式端:元宇宙将对游戏、社交、内容、消费等一系列行业带来商业模式的升级,从商业模式角度,建议关注商业模式卡位元宇宙发展路径的标的,如深耕游戏社交平台;深耕次世代游戏内容的公司等。

虽然目前元宇宙仍停留在初期阶段,仍有很多元宇宙要素未实现,真正实现元宇宙需要技术的推动与支撑,中长期来看,元宇宙有望带来虚拟世界的创新,推动游戏内容、社区、教育、商品交易、人工智能、VR/AR、区块链等产业链各环节共荣,进而带来新增量。

元宇宙游戏概念,相关概念股包括:中青宝、宝通科技、完美世界、盛天网络、顺网科技、天神娱乐、吉比特、三七互娱、世纪华通等。

元宇宙的实现,还需要依赖VR技术的发展,VR概念股包括:

1、芯片:瑞芯微、全志科技、北京君正;

2、显示:京东方、深天马A、维信诺;

3、光学:蓝特光学、联创电子、水晶光电、欧菲光、蓝思科技、舜宇光学、联合光电、中光学、福晶科技、永新光学;

4、传感器:韦尔股份;

5、存储:兆易创新;

6、代工(ODM/OEM):歌尔股份、闻泰科技、欣旺达、领益智造、鹏鼎控股、兆威机电、国光电器、长盈精密;

7、封装:晶方科技、环旭电子;

8、UI/OS:中科创达;

9、软件:万兴科技、超图软件、数码视讯、网达软件;

10、VR视频:佳创视讯、号百控股。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